考中鄉試那就是舉人,據說每百名生員中,僅有一兩名可以考中舉人。
若是考中舉人就能參加會試,從而去博一下貢士,
若是考不中會試,也能參加吏部的「大挑」,用舉人這個名頭去做知縣或學官,也算步入仕途。
眾人都說鄉試是一個分水嶺,在此之前的院試被稱為「小場」,而之後的鄉試則被稱為「大場」。④
如此區分,第一自然是和考中的含金量有關,第二則是和出的題目有關。
院試重在考察天分和學習情況,考生有較多自由發揮的空間,大都是活潑輕靈的小題,也就是尋常題目為一兩個字,或一兩句書,或半句,或截下,或截搭等題。④
鄉試重在考察對四書五經的整體水準和自我闡釋的水平,不僅考驗學生的讀書水平,更考驗他能否在一眾限制中脫穎而出,所以題目以典雅宏大、內容完整為主。④
鄉試分三場進行,初場考四書義三道,每道兩百字,經義四道,每道三百字。
第二場考試論一道,三百字以上,判五道,詔、誥、表內科各一道。
第三場考試史策五道,三百字以上。⑤
其中又以第一天的考試最為重要。
第一場的出題與答題依據皆為以『《四書》主朱子《集注》;經義主《詩》主朱子《集傳》,《易》主程朱《傳》、《義》,《書》主蔡氏《傳》及古註疏,《春秋》主左氏、公羊、穀梁、胡氏、張洽《傳》,《禮記》主古註疏』。
永樂後又規定統一以《四書五經大全》和《性理大全》為宗。⑤
也就是說上述的書都是考生必讀書,也是最基礎的書,因此衍生出來的註解數不勝數。
江芸芸現在設定的考試小月考就是按照這三天的考試內容來出題,自己出題也能鞏固所學知識,算是雙重複習。
眾人出了卷子交換後,很快又開始做第一天考卷。
小月考沒有限定三天時間,拿了卷子直接做,不像模擬考一樣嚴格。
書房內只剩下窸窸窣窣的毛筆落在紙張上的聲音。
日落黃昏時,徐叔激動過來:「考試時間定了!」
四人齊刷刷抬起頭來。
「八月初九,十二,十五。」徐叔說,「我們要趕緊去報名吧。」
鄉試的考前準備工作和之前的一樣,卷子上要寫考生父祖三代姓名、籍貫、年齡及本人所習經書名稱,最後再去南直隸的衙門裡蓋章。
這場考試也要找人擔保,只是不再需要秉生,只要五人結具就好。
「我們就差一人了。」徐經回過神來說道,「等會問問唐伯虎有沒有遇到合適的人。」
「公子不要擔心,剩下那人我早早就找好了,就我們隔壁陳家的那個小公子,家裡養了好幾隻貓的那個,他性格好,定然不會做壞事的,若是可以,你們今日就一起去報名,也好吃了安心丸,之後安心備考。」
四人對視一眼,隨後齊齊扔下筆:「走。」
那個陳小公子也很快就來了,瞧著也二十來歲的樣子,身子纖細,大夏天的衣服也不見清涼,但見了人只是溫和笑著。
徐經和他認識,就負責寒暄起來。
五人一起來到應天府時,門口已經排滿了人,連巡城的士兵也過來幫忙維持秩序。
「好多人啊。」江芸芸看著熙熙攘攘的人,吃驚說道。
這是她考了這麼多場考試中見到的最多的考生。
「年年這麼多秀才壘在一起,自然多。」祝枝山苦笑著,「只怕是越來越多了。」
「今年大概也要有兩三千人。」徐經也跟著嘆氣。
「好多啊。」江芸芸驚訝說道,「那大概能錄取多少人啊。」
「南直隸名額一百人。」那個陳小公子說道。
他大概身體不好,一路上咳嗽了好幾次,令人十分擔憂。
江芸芸在心底換算了一下錄取率,發現竟然只有百分之三的錄取率!
「這條路也太擠了點。」她低聲慷慨著。
「是啊。」張靈也跟著說道,「也不知道今日我們五人,誰能考上。」
江芸芸出聲安慰道:「一定都行的。」
排隊中,有讀書人不小心聽到了,嘲笑著:「你們倒是自信。」
「還行!」四人異口同聲說道。
格格不入的陳小公子驚訝地看著他們。
江芸芸咳嗽一聲:「不能先自己否定自己,自信很重要。」
「我這麼厲害,我怎麼會考不上。」張靈面無表情說道。
「我今年讀書這麼辛苦,我要是考不上我真的要哭了。」徐經哭喪著臉。
「我年紀都這麼大了,若是還沒考上……」祝枝山嘆氣。=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