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柳荷說:「不就是修路造橋嗎?」
顧孝文說:「祖宗,你不知道現在各地建設,鋼筋水泥水漲船高。有些地方農民工都不夠用呢。」
蘇柳荷說:「要不我先回去看看。要想富先修路,這一點沒錯。錢要花在刀刃上,要是真對小塘村有好處,我願意不掙錢,或者自掏腰包添補著也行。」
伍爺爺捋著鬍鬚說:「這才像話,做人不能忘本。而且人家還幫過你。現在新農村建設各地開花,正是需要幫忙的時候。你要是能夠伸出援手,修好的路可以起你的名字嘛。」
一提到這個,蘇柳荷就想起學校的「護荷樓」。她肉麻地說:「要是真修起了,叫小塘村路就可以了。」
伍爺爺說:「你要是不願意那就叫『壇壇大路』。」
蘇柳荷一言難盡地說:「還是小塘村路順口些。」
伍爺爺不樂意了怒道:「大不了老子出錢。」
蘇柳荷笑著說:「您還有私房錢呢?」
伍爺爺頓了頓,往外面玩耍的壇壇身上瞥了眼,小聲嘀咕著:「萬一她娘腦子一抽把錢全敗了呢。」
蘇柳荷:「…行吧。大不了抓鬮,但給小塘村的資金,我有自己打算。」
伍爺爺不說話了,唉聲嘆氣地出去找壇壇去了。
顧毅刃這周末要去別處公幹,周六才回。蘇柳荷與伍爺爺、顧孝文還有壇壇一起回到了她的快樂老家。約好顧毅刃回來直接到小塘村見面。
顧孝文開著高級越野車,裡面載著小塘。她聞訊趕來也想見識一下傳說中的小塘村到底什麼面貌。
蘇柳荷抱著壇壇坐在豪華轎車裡,人模狗樣、衣錦還鄉。
「這裡就是媽媽成長的地方。」
蘇柳荷指揮司機往下面的土路開,可以看到隔壁村已經把水泥路修到大路口了。路邊還有白樺樹和花壇,一看就知道花了心思的。
「媽媽,比水泥路還要好的是什麼路呀?」
蘇柳荷說:「瀝青路,等你下次來就能看到了。」
壇壇想了想說:「我知道呀,長安大街就是瀝青路!」
蘇柳荷說:「對呀,咱們要修就修最好的。」
往小塘村村口走,土路坑坑窪窪。越野車開起來沒多大壓力,小轎車颳了兩次底盤。
顧孝文臨過來前給馬書記打了電話,只說自己要過來考察,沒說蘇柳荷要過來。
「馬大姐!」蘇柳荷抱著壇壇下車,看到一臉操勞卻滿眼都是希望的馬大姐,衝過去抱著她說:「好久不見,身體還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