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頁(1 / 2)

老伯說著,像是回想起什麼美味似的咂咂嘴,「朝廷推廣出來的種子和榨油法,就是好使!如今油水多了,不管是炒,還是煎,還是炸,反正就一個字,香!」

「哈哈哈哈哈哈,淨說大實話!」

在茶攤上喝水的人哈哈大笑,「你就是不煎不炸,這麼多吃食種類配搭在一起,也盡夠了!今兒個吃一種,明兒個吃一種,夠您老啊,吃到一二百歲的!」

老伯聽的笑開了花,忙給客人續上一碗茶,「借諸位吉言!我要是能活到那歲數,說不定還能上上報紙,也許有幸還能去趟京城,瞅瞅了不得的知行學院!」

「知行學院還真是得去一趟!能從裡面出來的人都是這個!」茶客翹起大拇指,在空中用力一頓,表示頂級的讚賞!

鄰桌人激動的附和:「沒錯!聽說咱縣令大人就是從知行學院出來的!」

「不對不對!我聽說咱縣令大人是知行學院的學生培養的人才!」

「哈?」

……

百姓們的討論淹沒在大船靠岸的熱鬧喧囂當中。

朝廷從海外帶回來的糧食,種子,香料,金銀寶石等,極大的刺激了百官世家。

眾人對出海,有著無比高漲的熱情。海船的研發改進,在朝廷與各大世家及頂尖匠人的通力合作之下,迅速發展,技術水平突飛猛進。

戶部再不叫苦了,國庫前所未有的豐盈!

兵部也極為高興,將士們吃得好,穿得好,武器裝備更是好!不僅每月銀錢發的多,還有各項福利補償!每一支部隊都兵強馬壯,將士們都嗷嗷叫著想要去打仗!

吏部經常有著幸福的煩惱,人才太多,選哪個?

相較而言,禮儀部的人就苦惱了。朝廷的新政層出不窮,他們經常要隨之改進位度,或從頭上敲定一套從未有過的儀式,以及相配的服裝禮儀等。

而且,現在的同僚們可不比往常,對禮儀說在乎的時候在乎,說不在乎的時候,那可是真不要臉啊!全程就講究一個務實。

工部的人比禮部更忙,往常不怎麼受重視的部門,在全國搞大基建的時候,每個人都忙成了陀螺。

各部門的官員都忙忙碌碌,來學院兼職的人大大減少,所幸學院早已不缺高質量夫子,學院依舊正常運轉。

身為三校總院長的張梓若,聽上去似乎事務繁多,實則比任何一名夫子都要輕鬆。

男校的事,她基本扔給老皇帝,二皇子和退休的官員。

女校的事扔給皇太后和太妃們。總校一直由孫明負責。

她就頂個名頭,瀟瀟灑灑的當甩手掌柜。帶著美人,泛舟游湖採蓮子;或者聽琴賞劍舞;或者沐浴著和煦的陽光,悠哉悠哉的讀話本。

覺得自己太墮落了,就去教上幾節課,或者跑去和二皇子及學生們一起做實驗。做完實驗,帶著大傢伙一起去吃燒烤。

或者去學生家家訪,給情緒不對的學生噹噹心理導師,親自帶學生一段時間。

學生在她身邊,感受到穩定與安心,逐漸向她吐露心事。張梓若逐漸調整方法,幫助孩子走出困境。

被她帶的學生漸漸變得活潑自信,臉上笑容越來越多,做事也越來越果決有魄力。不僅成績進步,在班裡的人緣也變得越來越好。

同學們問他改變的原因,他說,院長除了帶他之外,還給他父母上了課,不是尋常的上課,而是讓他的父母學著做一個理解尊重孩子的父母的課程。

同學們大為羨慕,有許多同學找到張梓若,嘰嘰喳喳的表示,自己要掏錢送父母上學。

他們願意籌資新建一所學校,就叫做知行學院父母培訓學校!

張梓若哭笑不得,就這個名字,肯定沒人來,誰願意承認自己做父母不行?

但面對孩子們的殷切希望,她只好教孩子們一些和父母更好溝通的方法,並表示自己以後會多多家訪,因人因加制宜,給他們的家人制定合適的方案。

學生們高興不已,恨不得她立刻就到家中去家訪。

張梓若無論到哪一家,都受到了熱烈的歡迎。大家知她喜愛美食,皆備有美味佳肴,或風味獨特的小吃。走的時候,還想要再給她塞一些好吃的。

照兒時常擔心她運動少,吃的多,對身體不好。

雲淮往張梓若府中放四名太醫,一有什麼新的美味佳肴,照樣讓人立刻送來。

地方貢上的上好布料,宮裡的御用器物,流水一般往張梓若府上送。不管張梓若用不用,反正給她備一份,等她想用的時候,保證庫房有。主打寬備窄用。

照兒的妻子總是惶惶不安:「這麼多御用之物……我們家是不是盛寵太過?」

照兒:「什麼盛寵?那傢伙是爭寵!」

最新小说: 大鐵匠與豆腐娘 主母愛誰當!紈絝夫君為我掙誥命 小巷日常[八零] 星河長明1戰與遠征 探班 重回高考前一個月 狐寵 海大胖覺得不行 與龍傲天成婚百年後 民國貴公子與忠犬凶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