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中學子們聽得默默無言。他們最拿得出手的實踐課,在河灣知行學院的學子面前,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相距甚遠。
所幸在課程方面,因為他們的師資力量最強,所以,他們的經義文章、律法解讀等,比之老校之人,更勝一籌。
經過交流,雙方學子都再無一絲自得與浮躁,所有人都沉澱了下來,互相學習,共同進步。
……
考試的時候,許許多多的人在考場外送學子,殷殷叮囑。
張梓若也不例外,她給學生們備了方便在考場中吃的肉脯、果脯、炸饃、滷菜、古代版方便麵等,不拘是京城,還是河灣村的學生們各一份。
不過,京城的學生們都有家人相送,河灣村的孩子們當然她來送。沒想到,沈老夫人和沈昱瑾也來了。
他們交代孩子們放平心態,該吃吃,該喝喝,該寫好好寫。
「就當你們在做功課,仔細查驗幾遍,再謄寫就行了。當然,誰要是平日做功課不認真,就當我沒說這話。」
何樂他們都笑:「夫子,我們平時寫功課可是很快的!」
張梓若五指握起,笑道:「我收回前言!」
沈老夫人笑道:「頭回見還有這麼收回來的!看看,就數你們夫子方法多!你們是你夫子的學生,既學了她的風趣,也學了她的智謀,管它是什麼題,一定都會寫!也一定都寫得很好!」
沈老夫人是個講究人,只說吉利話。張梓若也笑盈盈地跟上,送了一大串的祝福。
沈昱瑾把他講過許多遍的科舉經驗,再次提起。
何樂他們連連點頭,他們這些日子,聽程夫子開小灶,聽燕飛講課講經驗,聽沈昱瑾講重點講經驗,對在考場中需要注意的事項真的已經熟的不能再熟,都能倒背如流了!
考場門前的官差開始唱名,檢查。
何樂等人連忙辭別張梓若他們,拎著沉甸甸的籃子,往前面去了。
等待總是無比的煎熬。學生們考了幾天,張梓若就擔心了幾天。
所幸,學生們考完出來時,看上去還好,不像別的讀書人熬得臉色煞白,站也站不穩。
但張梓若還是不放心的為他們請了郎中診治。郎中留了點山楂丸離開了。
張梓若:「……」不應該是安神藥嗎?
何樂、呂立等人嘿嘿笑:「這不是一緊張就吃吃?吃這個,吃那個,就吃的腸胃有一點點的不舒服。」
張梓若:「……等吃飯的時候,你們都喝粥,吃的稍微素一點。」
何樂他們哀嚎:「夫子,我們想吃好吃的~」
「下頓!」
……
經過一日日緊張的等待,會試錄取名單出來了!
紅榜之前,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有人放聲大笑,也有人失聲痛哭。學院的學生們,同樣有人高興,有人失落。
張梓若著重把沒考上的學子們叫到一起,帶他們出去走走,看一看人間百態,開解他們,一次考試沒過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
他們都已經盡力了,無論好壞,反正不負自己的努力。大不了從頭再來!
看看真正困苦之人,尚在努力生活,更何況他們?
出去走了一圈,大家心情好了許多,回去繼續奮鬥。
賀承、何樂等部分學子參加了殿試。
第522章 簪花
賀承所寫的試卷,以及他對皇帝出的策論題應答都極好,成績毫無疑問名列前茅。
但皇帝在點他為狀元,還是探花一事上略有猶豫。
前三甲有兩人都出自知行學院。一個是賀承,一個是來自雲縣的何樂。
另一個是國子監的考生,年齡比賀承他們大上許多。
賀承有狀元之姿,論成績可謂實打實的第一;論相貌也是實打實的第一。而探花向來是同榜進士中最年輕英俊的人。
雖然何樂生的斯文白淨,也不差,但比起賀承還是差了一些的。
只是,若把賀承點為探花,國子監的考生為第一狀元,何樂為第二榜眼,賀承第三,成績排名上就難免有失公允。
皇帝瞧瞧試卷,再想想三人在殿試問答上的表現,暗嘆一聲,硃筆一揮,寫下排名。
……
新科進士簪花披彩,跨馬遊街。街道兩側擠滿了看熱鬧的百姓,臨街的樓閣,窗子旁邊也都是不斷張望的人。
「來了!來了!他們來了!」
上上下下人群涌動,大家都伸長了脖子往街口瞅。
「呀!狀元比探花還俊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