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娘越說越氣,其他老婆婆們雖然沒有聽到詳細版,但只聽那幾個詞便知道姓劉的畜生造了多少孽,也跟著一起憤憤辱罵,並提供各種各樣的詛咒建議。
皇帝和大臣們在激情開麥的婆婆堆里,猶如弱小無助的小雞崽子。
感受到了,真的感受到了!河灣村的村民讀書實在是太投入了!
難怪河灣村的村民們對知識都記憶牢固,就沖這份真情實感,恐怕想忘記也難!
皇帝想了想,還是忍不住打斷各位老姐姐綻放芬芳,「這劉子業確實罪大惡極,挫骨揚灰也不為過。但巫蠱之事,向來為人忌憚,還是不要做才好。」
王大娘揮手,「我知道,我也就是泄個憤。這要是真的,我不扎死他!我借錢買針,我也得扎他!」
皇帝哭笑不得,為了調節心情,讓大臣講個有意思的野史故事。
大臣剛一開口,大娘們便起鬨說道:「講過了,講過了,我們都知道了!」
她們七嘴八舌的說出後續發展。那位大臣換了一個又一個故事,老婆婆們又接上了後續,還嫌他講故事一點都不新鮮,一點都沒勁!
負責講故事的大臣麻了。
你們河灣村怎麼回事?說好的農人大字不識一個呢?認字就算了,怎么正史和野史故事都知道這麼多?一頓吃幾個故事啊?
第378章 大家不要激動
大臣慘遭大娘嫌棄,皇帝站出來為京城扳回來一籌,說:「成王敗寇,歷史向來是由勝者書寫。史書記載的事件可信,但也不可全信。」
大娘們目光驚訝,「還是俊後生你有文化,說的話和張夫子說的一樣。她說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盡信書不如無書。」
對此觀點,皇帝大為贊同,並舉了幾個例子,說這些歷史事件,就可能是後來的王朝對前朝的抹黑。
大娘們被他深厚的知識素養所打動,紛紛請教他,自己從書中看來的故事究竟哪些是真,哪些是假?
皇帝終於擺脫了講學或者講詩的旋渦,但不知不覺給大娘們講了一下午的故事。
傍晚,他端著大娘們送的各種美食,回到住處,深深覺得,是時候回宮了。
就河灣村這種向學的氛圍,要是培養不出來優秀的讀書人才奇怪。如果科舉制度徹底放開,把女子也納入其中,恐怕河灣村會更瘋狂!錄取名單絕對舉國震驚!
既然決定離開,皇帝也就不再隱瞞身份。次日,他帶著官員們意氣風發的在村中巡遊,指點江山。
看到村民們哪裡做的好,他就點頭讚揚,或拍拍對方的肩膀,讓對方再接再厲。若是村民哪裡做的還不夠好,有改進的地方,他就沉聲點評,讓對方照著他說的方法改進。
暴脾氣的沈沙和王族老等人,扶著新改進的農具,聽得額角青筋直跳。
遇到年輕人,你拍肩膀也就拍了,指點也就指點了;對年長者,你也拍著肩膀,一副指教的模樣,做什麼呢你!講兩天學,飄得怕是不知道自己叫啥了!
「你一個外行少指導我們!」
「管好你自己!」
「多讀點書,少在外瞎叨叨!」
「你也就是外地來的!但凡是我們村人,要像你這麼飄,看見樂園門口的青蛙雕像了嗎?到時候,就把石像撤了,讓你們去門口親自呱呱呱!」
「放肆!知道你們在和誰說話嗎?!」大太監李吉把腰板挺的筆直,頭顱高昂,聲音格外的嘹亮!
終於能痛痛快快的在河灣村把這句話給說出來了!
草根掏掏耳朵,「你都放多少回了?收著點兒吧!」
「我們能和誰說話呀?不就和你們說話嗎?」
「你說你,來這裡幾天了,怎麼一個詞兒就用不膩,不知道換換呢?」
村民們渾然不當一回事兒。
李吉肅穆:「不得胡言!聖人親自指點,你等應當謝恩才是!」
「不必如此。」皇帝背著雙手,笑意盈盈等著村民們的震驚與跪拜。
他身後的官員們更是拿出了自己當年中舉,跨馬遊街的風姿,個個昂首挺胸,含笑而立,靜等村民們的敬畏與震撼。
村民們瞅瞅他們的姿態,再瞅瞅護在皇帝兩側,氣宇軒昂的侍衛們,沉默許久後,說:
「整的挺像回事兒!」
「但詐騙在我們村可不好使!」
「你敢冒充皇上,真是老壽星吃砒霜,活得不耐煩了!」
「看在你曾經為我們講學的份上,兄弟勸你,還是謹言慎行,不要做一些讓自己和家人後悔的事才好!」
村民們七嘴八舌的勸他們從良。
皇帝等人萬萬沒想到村民們是這麼一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