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頁(1 / 2)

第364章 沒見識的外來人

皇帝面帶笑容的點點頭,「多謝老人家海涵。不知您高姓大名?」

他認定了這位老者是一位居住在田園間的隱世高人。

他身後的官員們,也都心中好奇。哪個朝代都有隱世高人,但真正能夠和隱士們有所交集的人少之又少。能碰到一位隱士高人,實在是一大驚喜!

面對眾人的熠熠目光,老漢擺擺手,「什麼高姓大名?我就是一普普通通的老頭子,姓王,叫二狗。」

皇帝和眾位官員默然無語。

真是個樸實無華的名字啊!真是一位樸實無華的隱士啊!

皇帝問:「我觀你老人家談吐不凡,定然不是普通莊稼漢,不知你從哪裡來,為何定居在何灣村?」

王二狗看傻子一樣看著他,「我祖祖輩輩就是河灣村人!」

想想面前這個人,雖然不太懂禮儀,但是知錯能改,也是個不錯的人。可惜腦袋好像不太好使,他一個老頭子能有啥談吐不凡的?

他語重心長的說道:「我沒什麼談吐不凡的,村裡的小娃娃都要比我知道的多,我還是跟孩子學的。頂多平日去聽一聽公開課。」

「年——」他瞅瞅皇帝的臉龐,長得不賴,臉挺白,已經有了皺紋,約莫有個四十多歲,這句年輕人是無論如何也喊不出了。

王老爺子拍拍皇帝的肩膀,轉而說道:「小兄弟啊,人活到老,學到老,沒事還是多讀讀書,好好學習學習吧!」

皇帝心梗,一臉吃了蒼蠅的模樣。

身後的官員和隨從們默默垂首,不敢去看皇帝的臉色。

被一個田間老漢說讀書少,需要多多讀書,好好學習,他們的皇上大概是歷史上第一個被這麼評價的皇帝!

皇帝好不容易才扯起嘴角,扯出一個笑容。

「謝謝老人家的告誡。老人家,我想問一問,為何你們村的麥子比其他村子要長得好?我們從外地而來,一路見了不少麥地,鮮少有種的像你們這麼好的!」

王老爺子哈哈大笑:「這就是我說為什麼要活到老學到老!

我們種了一輩子地,都想要糧食產量高一點。年年也不過是起早貪黑的拔草,或者澆地上肥。產量根據天時好壞有點變化,但總體並不高。

自從認了字,我們去圖書館看了一些農書,又去上了張夫子特意組織起來的農桑交流課,這腦袋是一日比一日清晰,也明白了老人傳下來的種地經驗究竟是何道理。

我們根據張夫子的建議,把好的經驗都給集中起來,結合農書上的方法,劃分實驗田,選育良種,注重栽種方法,改進肥料配比,根據不同的變量進行種植。

來回倒騰了六七年,終於有了一點點成果,糧食產量提高了一些。不過,張夫子說產量還可以更高!」

皇帝心中震盪。提高糧食產量!

他們不僅沒有荒廢農桑,竟然還提高了糧食產量?!

皇帝的心情猶如坐著過山車,瞬間衝到了頂峰!心中對百姓們從商的不滿和憤怒,就像是一個小氣球,被村民吧唧一腳直接踩爆了!

其實,他從最開始潁州通判上摺子,心中就一直有所憂患,擔心河灣村的百姓真的如通判奏摺上所說,棄農從商。

棄農從商的危害之大,史書上早已有案例。一個國家都因之而亡!

歷朝歷代的統治者都怕百姓棄農從商,而荒廢農業,危害國之根基,因此重農抑商。

他自然也有此種憂慮。此次來河灣村,見到來往之人,多是行商和貨郎小販,加之百姓們觀念的轉變,他心中的擔憂成真,自然心生憤怒,怕此種逐利觀念會將越來越多的百姓帶壞。

然而,他看到了什麼?他聽到了什麼?

河灣村不僅將地種的特別好,還自己研發,提高了糧食產量!

不可思議!創世之舉!當賞!當賞!必須要賞!

他激動道:「如此大事,為何不上報?」

「上報?」王老爺子疑惑的瞅他。

皇帝清清嗓子,含糊道:「我是說,怎麼不登到河灣文化報上,讓所有人都知道?」

王老爺子笑道:「這才哪到哪?只是每畝地提高了幾十斤,又不是提高了幾百斤,值得宣揚宣揚!

我們的產量是有所提高,但說到底又沒有什麼大的突破。迫不及待的往外張揚,那不就像是賣瓜的王婆一樣嗎?」

「再說了,我們總結出的經驗和好的方法,縣令他們早已經讓人推廣了。報紙上的農業板塊不是寫的有方法嗎?反正效果都是一樣的,產量提高的消息,登不登報無所謂。」

皇帝忍不住倒吸一口氣,什麼叫做無所謂?什麼叫做不值得宣揚?什麼叫做沒有大的突破?

最新小说: 大鐵匠與豆腐娘 主母愛誰當!紈絝夫君為我掙誥命 小巷日常[八零] 星河長明1戰與遠征 探班 重回高考前一個月 狐寵 海大胖覺得不行 與龍傲天成婚百年後 民國貴公子與忠犬凶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