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浩蕩蕩的車隊行了許久,突然停住。
皇帝問:「出了何事?怎麼不往前走了?」
常服裝扮的御前侍衛前來回話,「前方車馬行人太多,都在排隊進城。」
皇帝撩開車簾望去,高大的城門上方,「雲縣」兩個字雄渾有力且滄桑厚重。
城門前方,挑著擔子的農人,牽著騾子的讀書人,趕著驢車、馬車的行商等,排了長長兩隊,一直排到他們的隊伍前方。
最前面守城的小吏,正在挨個察看進城人的路引文牒,並告知新來之人要遵循的規矩。常往來城中的人笑嘻嘻的點點頭,麻溜的帶著家人進城。
正和前後或左右熱鬧說話的人,連忙挑起擔子,或拉著打響鼻的馬兒跟著隊伍,有序的往前挪動。
侍衛前來詢問,是否要驅散眾人?
「罷了。」皇帝吩咐道,「跟著他們進城便是是。也剛好瞧一瞧這雲縣究竟是何模樣?」
車隊隨著隊伍到了城門前,小吏查詢路引文牒,侍衛熟練地拿出皇帝外出巡遊造的一系列假身份文牒。
小吏將文牒還給侍衛,交代:「到了城中,若有便溺,必須去公共廁所,不然,隨地大小便,若被巡邏人員抓到,會進行罰款。到城中必須注意秩序,禁止搶購打架!有什麼不懂之處,可以問城內的巡邏人員。」
侍衛隨意點點頭,護著車隊進入城中。
眾人尚在門口處,便已聽到城內的熱鬧喧囂聲。一進入城中,無論是騎在馬上的官員,還是坐在車中的皇帝,皆好奇的左右觀望。
街上人來人往,熱鬧得猶如過年。
商隊牽著馬,走走停停,不斷的看一家又一家的貨物。小孩子拿著一摞報紙,揮舞著不斷在街中叫喊:「賣報!賣報!河灣文化報!」
兩邊的店鋪或攤販,有揚聲吆喝的,也有根本不用開口,門口的隊伍就已經排出很長的。走在街上,時不時能看到孩子拉著大人的手,央求買東西,看到不同口音的人在與店家殺價。
走街串巷的貨郎,吆喝聲抑揚頓挫,「瞧一瞧,看一看,來自河灣村的益智多玩具!人人都能玩,有趣又益智,越玩越開心!」
領著孩子的大人和外地來的商人,立刻圍了上去,問:「是正版嗎?」
「是!」貨郎舉起玩具盒子,「諸位請看,這上面都是有編號的!不僅是正宗的河灣村玩具,還是王大師親手製作的!現在想要拿到王大師親手製作的玩具可不容易,我是因為……」
車隊緩緩路過,貨郎的聲音也被拋到了後面。各種說笑聲、問路聲、騾馬鈴鐺聲等不斷在耳中喧囂。
車隊在擁擠的道路上艱難往前挪。皇帝和一眾的官員隨從身處熱鬧的漩渦,看著認識的和不認識的招牌,無不恍恍惚惚想,同樣是縣城,雲縣怎麼就這麼優秀?
第360章 什麼東西?
這真的是一個縣城,而不是府城嗎?這真的是平常的日子,而不是過年嗎?
他們懷揣種種懷疑和困惑,終於到達了先行出發的侍衛所租的院子。
眾人先護著皇帝去院中安置。至於官員們,或自己去租院子,或直接去客棧休息。第二日一早,皇帝拋下豪華馬車,命人找來一身尋常布衣換上,打算暗訪河灣村。
官員和隨從侍衛們也都喬裝打扮一番,騎馬前去河灣村。
要出城門時,見許多人聚於一處,翹目以盼。
皇帝也跟著往後瞧,見兩輛牛脖子上掛著鈴鐺的車,叮叮噹噹不緊不慢的過來。
等待的人紛紛說著:「去榆樹村」、「大桑村」、「河灣村」等目的地,邊交上一枚或兩枚銅板,陸陸續續坐上車。
車夫鞭子一揚,牛車便和他們一道出了城門 ,不過離他們遠遠的。
皇帝騎著馬,靠近馬車,詢問:「老伯,一大早就帶這麼多人出城?」
車夫笑呵呵道:「早些才好,早些也能多跑兩趟。」
皇帝看他滄桑的面容,覺得比自己年紀還要大上許多,不由問道:「我看老伯你年紀也不小了,何不在家榮養?莫非是兒孫不成器,讓你老如此大歲數還要在外奔波?」
車夫哈哈笑了起來,「我兒孫不是不爭氣,而是太爭氣了!賺錢養家之餘,還勤學不綴,我老漢看得鬥志滿滿,在家裡也坐不住,乾脆出來尋個活計,賺點錢貼補家用。我這把老骨頭也幹不了幾年嘍!」
坐他車的人也都笑了起來,熟人紛紛打趣他。
「您這把老骨頭可不得了!硬是把許多人給比了下去,成為車站的專職車夫!你要是幹不了,其他人就更幹不了了!」
「就是啊!平日裡就有工錢不說,還有提成可拿,逢年過節的還有福利,不知羨煞多少年輕小伙子!」
「可不,我鄰居被刷下來,懊悔不已,天天勤練趕車的技術,還對著牆苦練演講,說是將來要做雙技術員工,增強競爭力!」
「哈哈哈,再不抓緊點,以後雙技術技員工也不稀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