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到時,程夫子正在給孫女程思瓊講學。
程思瓊見他們來,乖乖巧巧的向張梓若行禮,見照兒眼周發紅,她面露擔憂,又很快垂下眼去。
照兒無聲的向她笑笑。小姑娘白皙的臉頰升起兩團紅雲。
程夫子額角一跳,讓孫女去後院找妻子。張梓若微微揚眉。
照兒這孩子,該說不愧是原書的主角,現今年紀不大,姿容卻遠甚眾人,五官越來越好看,一雙漂亮的桃花眼,微微一笑便惹的學院裡的女孩子們臉龐發熱。
張梓若倒是不怕,他如原著一般變成病嬌了,又開始擔心,照兒會變成花蝴蝶,風流多情,招惹女孩子,惹得人心碎。
看程夫子逐漸拉長的臉,張梓若輕輕咳嗽一聲,說:「雲淮他們已經前往京城去了。照兒,還有賴您教導。」
程夫子讓照兒溫習昨日的學習內容,請張梓若到書房去談話。
「雲淮去了京城,事情一旦開始調查,我只怕也要前往京城回話。
我大兒子已經調回京中,想要接我們過去榮養。思瓊這丫頭,跟著我與她祖母在外許久,也該回去見見她父親和繼母了。
我小兒子去年調任外地,已不在府城。我與家人此去京城,應會定居京中。照兒,我想帶他一同離開,一路遊歷,增長見聞。張夫子,你……不知你意下如何?」
張梓若垂眸凝思。程夫子能在河灣村留這麼長時間,其實已經很了不得了。
程夫子對外放言,一日不讀完圖書館中未見過的書,一日就不離開。
然而,張梓若心知,自己拿出來的書籍終究是有限的。記憶深刻的內容,她能默寫出來。一些只是記了個大概,或者重點內容,默寫出來的內容並不系統,需要重新進行編寫。
圖書館的書籍雖多,但大部分是根據程夫子、燕飛、縣令、縣丞等人提供的書籍進行刊印。不同於這個時空的新書,終究是少部分。
程夫子愛書好學,圖書館的新書,他早已讀了個遍。不過是為了兩個徒弟和河灣村的人文環境而留下。
如今,程夫子將要離開,照兒……
「照兒應當會很高興可以前往京城。」想起做大官,就是為了家人團圓的小傢伙,張梓若笑道,「通過遊歷,增長見聞學識,也是美事一樁。」
「我會著手安排學院的事情,若是時間來得及,我就領著照兒和你們一起前往京城。
若是時間來不及,就勞煩您帶著照兒先行前往京城,我後續趕上。」
定下了目標,張梓若開始物色接班之人。她把尋常工作中的助手——於嫣、方羽、丁招娣,以及立志留在學院的孫明帶在身邊培訓,逐漸交接工作。
她一邊在村中忙碌著,一邊留意著京中的消息。
與她一樣等待著京中消息的人,除了程夫子,還有會試的主考官。
作為主持考試的官員,對考生當中的顧雲淮印象深刻,不僅僅因為他年紀最小,也因為他的長相與聖上相似。
哪怕他們心中驚疑萬分,表面卻個頂個的淡然沉默。無論顧雲淮是否是遺落在民間的皇子,他們都不想捲入其中,他們只是主持考試之人。
他們依律,甚至堪稱嚴苛的審卷,希望能把這個疑似皇子的孩子給刷下去,以免將來捲入是非。
然而,天不遂人願,科舉考試採用糊名制,又有專人謄抄,他們批改卷子之人,一致選出的案首,恰恰是他們心中隱隱想要刷掉的人!
結果公布後,主持考試的官員們面面相覷,最終選擇如常公布結果。
他們縱然不希望顧雲淮在他們主持考試時考上,不希望將來捲入皇子及其背後家族的鬥爭,但也不可能為此把有案首之才的學子刷洗下。
若是為此動手腳,不用等將來,一經查出,立刻革職入獄,甚至處死。
因此,他們將錄取名單如常公布,如何上報。但心中惴惴不安,時刻關注著殿試的消息。
三月,各地脫穎而出的讀書人匯聚京中。殿試當日,各位舉人被宮人引領,前往崇政殿進行考試。
排在最前面的顧雲淮個頭最矮,年紀最小,也最吸引人視線。
在崇政殿中傳口諭的大太監甫一見他,瞳孔震顫,呼吸一滯,手中的拂塵都差點被嚇掉!
大太監握緊拂塵,主持流程的聲音比及往日尖利許多。
穿著袍服冠靴的新晉舉人,立於在宮殿台階前,按照會試名次排為兩隊。單名者皆在東隊,雙名者在西隊。王公百官身著朝服,分別列于丹陛(宮殿台階)內外。
諸位舉人斂聲垂眸,肅立聽宣。
空中傳來鳴鞭之聲,忽又聞鼓樂齊鳴,宮人高喊:「聖上到!」
眾人叩拜。
「平身。」皇帝俯視眾人,「爾等都是國之棟樑,今日殿試,可要好好作答。」
「是。」舉子們齊聲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