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隊!排隊!」
「站不下了,後麵攤位也有人買東西呢!」
縣令緩緩在熙攘熱鬧的人群中往前挪,走不動也不著急,反倒饒有興趣地左看右看。
正在人群最前方統籌各個事項,帶徒弟學管理的張梓若,聽到巡邏隊員的匯報,說,縣丞、縣尉他們來了。中間擁著一個人,是新來的縣令。
張梓若讓徒弟在此安排人員,她則去尋縣令等人。程夫子離開了。且上次當評委的讀書人之一因為家中有事,此次也沒能到來。
若是能讓縣令、縣丞他們當評委,那這個比賽也算是官方認證。以後能吸引更多的人參與。講學大賽就是紮根牢固的河灣村支柱之一了。
張梓若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好不容易找到於縣丞他們。
於縣丞一見她,便忙不迭地喊她,給她介紹縣令。
縣令是個文質彬彬的中年男子,一把美髯須在風中被吹得有些凌亂。清明的目光望向百姓時帶著溫和。眉心有個常年皺出的「川」,此時此刻,舒展開來,他神色欣然地同張梓若說話。
張梓若見禮後,請他們到前面去,同他們商議當評委的事情。
縣令一口應下,轉而請教起帶領村莊發展的經驗。他的謙虛使張梓若感到吃驚,求知精神更令張梓若感到高興。
若是周邊鄉村也都發展起來,形成更大的規模,以後的客戶可能就不僅僅從本縣縣城而來,也可能從其他縣城,甚至府城而來!
「一個地方想要發展,最好有個經濟支柱產業,有個本地獨有的東西。
拿河灣村舉例,講學大賽是村中獨有的,可以將人吸引來。村民們可以趁機賣些小東小西。路程遠的,想在此與人交流學識的讀書人還會在村中留宿……」
縣令邊聽邊點頭,琢磨著她的話和其他村子發展的路子。
他們邊說邊緩緩前行。左側的人群忽然爆出一陣哭鬧、鬨笑聲,還叫罵聲,尖利的聲音格外刺耳。
張梓若詢問巡邏人員,「怎麼回事?」
「是王二嬸家的親戚在鬧。」
「我們去看看。」縣令打頭往那邊走去。
走得近了,聽到叫罵、吵嚷聲中,還有幾個耳熟的稚嫩的聲音。
張梓若眼眸微眯,到人群中央一看,果不其然,顧雲淮、沈照、石頭、多糧、顧安、二蛋等一群小娃娃也在這裡。
王二嬸攤子歪斜,攤位上的木雕散落在地上,也顧不得撿。她和王有田擋在孩子們面前。
他們對面,王二嬸的妹妹王三紅正抱著小兒子,嚎啕哭罵。王三紅的男人領著另外兩個孩子,神色惱怒,時不時地附和指責王二嬸和多糧。
石頭憋不住氣,從王二嬸身後站出來,叉著腰罵道:「明明是你們壞!」
其他小朋友們跟著喊:「你們最壞!」
顧雲淮把地上的木雕撿起來,踮起腳往攤位上放,看見張梓若,小臉上綻出笑容來,「娘!」
張梓若笑著應聲,喊他到身邊來。
吵架的小娃娃們紛紛回頭,驚喜地涌過來,叫道:「夫子!」他們指著王三紅一家告狀,「夫子,他們欺負人!」
張梓若問:「他們怎麼欺負人了?」
小娃娃們剛開個頭,看見縣令的王三妹便一聲長長的哭嚎,蓋過了孩子們的聲音,以及王有田夫婦同張梓若陳述的言語。
「這可是我親姐姐啊,沒有見過這樣的親姐姐!我們好心好意帶著東西來看你們!你們竟然打我孩子,扒我孩子衣服!嗚嗚嗚……
一群野孩子欺負我家孩子!你們河灣村還講學?我看你們個個是土匪!我們好心來,倒受你們欺辱!我是造了什麼孽啊?我真是瞎了心、瞎了眼,才帶著一家人來找罪受!」
王三妹捶著胸口,聲淚俱下。她的三個孩子也跟著哭。
周圍人議論紛紛。河灣村村民面有怒意,「你胡說!」
石頭、顧安這些小娃娃著急:「一人做事一人當!是我打的他!」
「還有我打的他!不是你姐姐!」
「明明是你兒子先欺負多糧的!」
「你剛才還打我了!我都沒哭!你憑什麼哭,還罵人!」二蛋跺著腳腳,氣得小臉嘟嘟。
張梓若眸光一凝,仔細查看二蛋的頭臉胳膊腿,問,「她打你們了?讓我看看傷哪兒了?」
二蛋:「她沒打著!班長和沈照救我,她自己摔了!」
張梓若查看孩子們沒有傷著,並詢問緣由。
原來,王三紅一家看到了王有田家的招牌,直接來攤位上找王二嬸。
到了之後,王三紅家的孩子看見木雕玩具,伸手就要。一人要一個不夠,還每樣都想要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