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反派半是抗拒,半是羞澀,「藥涼了。」
張梓若哈哈一笑,幹了藥,忙吃塊點心。帶上錢、乾糧和要賣掉的山珍,她和小反派再次前往縣城。
按照慣例,學生交束脩,老師送《論語》。靠她自己抄,實在來不及。
所幸,《論語》是常用書籍,也不厚,比其他的書便宜。因她買的多,掌柜的給她一個優惠價——七百六十文!
好傢夥,我算知道別的夫子為什麼一年至少收一兩銀子的學費了!
張梓若暗暗流淚:我的工作就是倒貼錢啊!倒貼錢!
每收一個學生,就倒貼560文!
嚶嚶嚶,已經不想擴張,也不想多收學生了。
但為了在古代立足,為了擁有足夠的地位和話語權,張梓若狠狠心掏錢。和話語權比起來,這點錢又算什麼?有錢也難買!
只是,我好想搞印刷,自己印啊!
她在心中吶喊。
一想到,印刷書籍,不僅需要刻板,還需要備墨和紙張……造紙!手工實驗課……
張梓若眼睛一亮!這條路未嘗不可!
眼下縣令不是個好的。他們先暗暗實驗發展。
等劇情中大儒的門生來此接替縣令職位,重民生,恢復商業,他們就可以形成產業鏈,規模化發展!
她即便靠著副業,也能帶著小反派發家致富,帶著鄉親們形成地方經濟支柱產業!
要想想除了這些,還有什麼是可以兼顧課程與副業的?
……
因李大娘家退回了兩本書,所以,張梓若只需要買十三本《論語》。
共計9880文!即九兩零八百八十文!
加上她另買了一匹粗布和過往路費,進一趟城,花了十兩零二百文!
入不敷出啊!
張梓若心中大痛,忙在村中放出話來,因學堂地方有限,不再多收學生了!
里正家,二房的兒媳婦私下和丈夫發牢騷。
「大房的顧安去年就跟著顧秀才讀書。今年沒了顧秀才,又有了張夫子,顧安依舊有書讀。」
「咱們的孩子,明明也到了讀書的年紀。我說送去,爺奶非要壓一年。說二房、三房的孩子一起送。現在好了,人張夫子不收了!」
「待明年,家裡可願拿出二兩多,供二房和三房的孩子一起去別處讀書?」
她男人顧明摸摸孩子的頭,沉默半晌後,說:「再看看吧。」
「再看!再看!你就知道再看!看了半輩子也沒看出個啥!」
她扔下針線筐,氣惱的睡去了。
……
對張梓若放出的消息,有人懊悔憂愁,有人高興地直拍大腿。
李大娘在飯桌上,吐沫橫飛地同兒子兒媳,孫子們說道:「我說什麼來著?她鐵定辦不下去!」
「就顧秀才抄的那書,我讓草兒拿去問了!七百六十五文!她顧寡婦是收的學生越多,賠的越多!
就算抄書,那紙,那墨,不要錢嗎?要不然那秀才能越來越窮嗎!」
「別人都是越來越富,就他一天到晚窮酸樣!」
「唉,早知道就說那兩本書不小心燒掉了,咱自己賣成錢多好!」
「奶!奶!別說書了!你不是給我找私塾去了嗎?」
她大孫子顧有財迫不及待地發問。
李大娘對他寶貝孫子疼愛的緊,趕緊轉了話頭說道:「問啦!問啦!我特意和你娘去找你姐姐問的!」
「當初我讓你姐嫁給員外老爺做小妾,你娘還不同意!
看看你姐,現今吃的好,喝的好,穿得光鮮,有花戴,還能托門路,讓你在縣裡讀書呢!」
顧有財的母親木著一張臉,食不知味地喝著沒多少米粒的湯。
李大娘給大孫子夾一筷子菜,得意道:「你姐說了,新夫子是位舉人。沈明珠的兒子沈照就在這個私塾讀書!」
「你到時候好好學,學好了回來狠狠臊臊顧寡婦的臉!」
第21章 粘人精反派
新收了許多學生,學堂的桌案便不夠用了。
張梓若去木匠家訂了十幾張學生要用的几案,順便定了一張兩用的沙發。
木匠看了她的圖紙,兩眼放光。
「張夫子,我願為您免費打造沙發和几案。不知以後,我可否對外售賣您畫的這種沙髮式樣?」
能省下一大筆錢,張梓若自然高興。對木匠的請求,自無不應。
古代沒有版權。木匠若是有心,這東西也不難,看過一遍就知道怎麼做了。
且,十幾張几案和一張沙發所需要的木料不少,加上人工,零零總總也要幾兩銀子。
能省下一大筆開支,極好。
木匠知道學堂後日開學。因此全家齊上陣,加班加點的趕工。
終於在開學前一晚,把桌案都送了過來。只是沙發需要再等一天。
「沒事,這個不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