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莊主來了!」
「陶莊主上京了!」
「快去通知姐妹們,來茶莊看陶莊主!」
「聽說陶郎在店內親自餵食了!啊啊啊啊啊啊!我要去!!」
短短半日,棉花果伴著陶謙上京的風聲一起,風靡全京城。
第一百六十章 敕封誥命
東宮內。
扭金絲銅人柱博山爐內青煙裊裊,今日點的是清淡的梅膏香,此香清雅味淡,衣袖上只會沾到幾絲梅花冷香。每隔一個時辰,侍女們就會進來換一次香膏。
楊姝華坐在桌案前,翻看著手中的書卷。
她已經在那裡坐了一天了。出身弘農大姓,頂級世家,她自小讀的書不比族中男孩兒少,甚至,她兄長楊況大概都沒她念書念的用心。
這時,門外傳來腳步聲,是侍女自門外進來:「娘娘,太子殿下那邊傳了話,今日過來。」
楊姝華有些煩悶地揉了揉額:「他來做什麼……那梅膏別點了,換香吧,隨我去更衣。」
片刻後,太子的尊駕回了東宮。
楊姝華已經換好了衣裳,笑臉迎了出來:「殿下今日回來得好早,正好臣妾命人在小廚房內燉了鴿子湯,給殿下補養氣血,殿下嘗嘗?」
「咳咳,有勞太子妃了。」太子咳嗽了兩聲,脫下了出外的大氅。
「羅炭已經點起來了,殿下請。」
太子的座位上也鋪著一層冬日用的明黃色刺繡軟墊。
此時已然春末將入夏日,倒春寒都早已過了會肆虐的日子,太子卻仍舊是怕風,無論走到哪裡都放不下那一身的厚大氅,直至進了溫暖的室內,才將其接下來。
看到太子妃的桌上放著書卷,他頗為好奇地拾起:「竟是《公羊傳》?聽說公卿之間大多崇尚辭藻杜麗的《左氏春秋》,倒是頭一次見喜愛公羊子版本的。」
楊姝華笑道:「不過是臣妾的個人趣味罷了,春秋三書之中,唯《公羊傳》傳於口耳成書,更為流俗,臣妾才疏學淺,故有此好。」
「本宮倒是覺得其書與少傅們所教古文經頗有不同,讀來耳目一新,不知太子妃是否也有此感想?」
「臣妾愚鈍,不太懂這些背後的含義。」
太子笑了笑,並未繼續就這個話題說下去,而是換了給話題:「說起來,太子妃可知道這兩日京中又出了個新鮮東西?」
楊姝華面色茫然:「臣妾久居深宮,不知宮外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