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頁(1 / 2)

這個拙劣的謊言,立刻就被人揭穿。

「前幾天還看見你們大包大包的進米!」

老闆微笑,真的沒米了。

圍攏的人越來越多,個個都在指責米店不賣米。

人多壯膽。

「大家搶米啊!」有人惡向膽邊生,大聲的叫,率先推開米店老闆,沖了進去。

幾十個人,一窩蜂的跟了進去。

很快,搶米的風潮,蔓延到了其他米店。

「湖北現在很缺米?」張之洞驚訝的問,他還真不知道這些小細節,他的印象中,湖北作為產量大省,從來就不愁大米。

手下苦笑,越是作為產量大省,越是容易爆發饑荒。

為毛?

最底層的知縣如何慶濤,怎麼可能在前幾任知縣都完美完成收糧任務的情況下,偏偏就自己手裡收不足糧食呢?

哪個當官的會拿自己的烏紗帽開玩笑。

只能是不顧百姓死活了。

張之洞無奈,人多了,總有些事情無法制止。「那整個湖廣,糧食充足嗎?」

手下點頭,倒是和往年基本相同,畢竟發生澇災的地方不大。

張之洞送了口氣,眼看要大戰了,糧草第一。

幾封緊急電報,破壞了張之洞的好心情。

陝西又是旱災,又是地震,總之,地里顆粒無收;河南黃河泛濫,哀鴻遍野。

陝西大佬在電報里幾乎哀求了,再不給點糧食,人人腦袋上要插稻草賣人了。

湖廣管糧食的官員腦門冒汗:「雖然今年湖廣收糧還行,但是,絕對做不到同時救濟陝西和河南。」

難道就看著他們餓死,或者易子而食?

換做沒有組隊刷胡靈珊之前,張之洞絕對做得出來。

沒糧食就是沒糧食,總不能為了救人餓死自己吧?

但是,此刻要是不給糧食,基本聯合立刻破滅,而且,陝西已經有部分軍隊悄悄潛入了湖廣,張之洞必須考慮這些陝西軍隊翻臉的可能。

「今年江浙和安徽的糧食產量不錯。」有手下提醒道。

安徽產量不錯?張之洞愕然。

安徽北部被胡靈珊搶回去,也就去年的事情,張之洞還是很了解安徽北部的情況的。

安徽北部連年災饉,民情困苦,張之洞又抽不出太多的糧食救濟,這才造成了胡靈珊一派人進攻,安徽北部的城市就嗖的投降了。

安徽北部和南部比,簡直是朝鮮和韓國的對比。

「今年不一樣了。」手下解釋,安徽北部被歸屬華國後,華國朝廷不斷地興建水利,開墾荒田,又派人指導農事,普遍使用化肥,今年的收成,是嗖的就上去了。

張之洞默然不語。

化肥……西學……胡靈珊……百姓……饑荒……

「向胡靈珊求援,要糧食!」張之洞慘然道,老夫的面子,怎麼能和數萬數十萬災民的性命相比。

張之洞通電全國:「陝西河南災荒,急需糧食,請求華國看在同胞的面上,施以援手。」

全國媒體默然,為了百姓的性命,張之洞竟然向敵人低頭了。

真是好人。

胡靈珊回電:「老洞,我也沒米!」

張之洞愕然,得了印度的胡靈珊怎麼可能沒米,每年這麼多大米這麼多香料運來,難道都是假的不成?

華夏媒體陡然爆發了,救人性命於水火,胡靈珊竟然敢一毛不拔!

真是無恥之極!

張之洞咬牙,再致電:「我出錢買。」

胡靈珊嘆息,回電:「我能擠出一點點,白送你。東南亞有糧,你自己去買吧。」

胡靈珊沒糧食?這是真話,又偏偏很難讓人不深刻懷疑。

華國的江浙福建安徽各地,因為使用了化肥,興建了水利,糧食收成好得不得了,怎麼會沒糧?

印度又是產糧大國,怎麼會沒糧?

這要從華國的體制上來解釋真相。

胡靈珊實行的是藏富於民的思路,華國的糧食稅收比例,一直比其他地區的要低,朝廷徵收的糧食數量非常的少,百姓手上的其餘糧食,朝廷採取向百姓自願收購的政策。

有大量的糧食的百姓,願意出售嗎?

很少很少。

華夏的百姓,特別是農民,經歷了太多的災荒,祖祖輩輩的教訓,就是要在家裡多藏糧食,只有那滿倉的糧食,才能給被饑荒嚇怕了的農民一點點安全感。

最新小说: 《蓝锈(纯百)》 《越轨骨科》 《一片桑(狗血骨科1v1)》 《快穿:她逃他追,她插翅难飞》 快活街 逆徒他想以下犯上 我被作死系统绑架了 和偏执前任穿书后 恶毒女配亲妈被气活了 寂月初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