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2章 《富士山下》以死亡的名義扭轉風評
《愛情轉移》的前半部分,唱的是愛情里的現實,後半段唱的則是原因,為什麼愛情會不斷地轉移呢?
吳高峰用歌聲給出了答案。
「燭光照亮了晚餐照不出個答案,
戀愛不是溫馨的請客吃飯,
床單上鋪滿花瓣擁抱讓它成長,
太擁擠就開到了別的土壤。」
感情不是請客吃飯,不是你用心準備精心挑選就會有一個好的結果。
放同時共進晚餐又是一個必要的步驟,這是走進愛情的標誌性的一步。
而這個時候的情侶往往會有著極強的占有欲和控制欲,吃飯要管,出去玩要管,去哪玩跟誰玩都要管。
這是人之常情,畢竟剛剛從渴望擁有變成擁有,很多人都迫切行使自己剛剛獲得的「權力」。
然而人畢竟是人,人類對自由的渴望超越一切,甚至超越生死。
被控制的人生還不如去死,即使是愛情也需要空間,於是對方開始反抗。
擁抱太緊會讓愛情的花瓣無力喘息,多少愛情,就是因為沒有自由的空間導致無疾而終。
很遺憾,這個坑很多人都會踩,這是在跟自己的人性做鬥爭。
這也是為什麼那麼多人在回望過去的時候悔恨不已,如果當時崽成熟一點,可能一切都不一樣了。
可惜沒有如果。
吳高峰看著內場淚光閃爍的觀眾們,微不可察地嘆了口氣。
「感情需要人接班接近換來期望,
期望帶來失望的惡性循環,
短暫的總是浪漫漫長總會不滿,
燒完美好青春換一個老伴。」
還是講愛情,浪漫是短暫的,熱戀的時候,對方無處不在的光芒會掩蓋所有的缺點。
隨著接觸越來越多,缺點會逐漸暴露出來,從期待到不滿,愛情也逐漸被耗盡。
「愛情不停站想開往地老天荒需要多勇敢,
你不要失望盪氣迴腸是為了最美的平凡。」
吳高峰唱完了最後兩句,然後默默離場。
屬於他的舞台到此結束。
觀眾們還在沉思,音樂再次響起。
同樣的旋律,許諾開始唱起了《富士山下》。
很多人覺得這首歌講的是一個絕情的男人如何用他缺乏邏輯的理由勸女人放下。
許諾不喜歡這樣的故事,他要賦予這首歌不一樣的含義,但現在還不是時候,於是他就這樣唱了起來。
「攔路雨偏似雪花,飲泣的你凍嗎,
這風褸我給你磨到有襟花,
連掉了跡也不怕,怎麼始終牽掛,
苦心選中今天想車你回家。」
下著雨的冬天,低頭啜泣的人,那種悲傷的氛圍一下子就渲染出來。
《愛情轉移》是悲劇,《富士山下》自然不可能是喜劇。
如果是熱戀中的情侶,對方肯定不會哭泣,那麼什麼時候會讓對方低頭哭泣呢嗎?
答案是分手的時候。
「原諒我不再送花傷口應要結疤,
花瓣鋪滿心裡墳場才害怕,
如若你非我不嫁,彼此終必火化,
一生一世等一天需要代價。」
抱歉啊,我不能再給你送花了,傷口再痛,有一天也會結疤,一切都會過去。
人都是要死的,用一生一世來等一段愛情並不值得。
這裡就是伏筆了,有句話要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什麼樣的感情居然要用一生一世去等待?
直到這裡全曲好像都是在勸人放下。
但是愛而不得,放不下,本就是愛情里痛苦的根源,輕易放下的愛情,還是愛情嗎?
無數人因此而飽受折磨,光憑這樣的勸解作用微乎其微。
沒辦法,放不下就是放不下,所以歌曲也只是在試圖勸解,用富士山來勸解。
「誰都只得那雙手靠擁抱亦難任你擁有,
要擁有必先懂失去怎接受,
曾沿著雪路浪遊為何為好事淚流,
誰能憑愛意要富士山私有。」
林夕有一個很有名的「富士山愛情論」:你喜歡一個人,就像喜歡富士山。你可以看到它,但是不能搬走它。你有什麼方法可以移動一座富士山,回答是,你自己走過去。愛情也如此,逛過就已經足夠。
只不過這個論點,讓很多人看到了另一面,即你喜歡我但與我無關。
單相思的人都體驗過這樣的痛苦,你恨不得把命給對方,但對方並不會因此感動,甚至壓根就沒有注意過。
當然了,很奇葩的是,富士山確實是私有的,只不過私有的並不是整座山,而是富士山從3250米到山頂的這一部分,它屬於淺間神社,德川家康捐贈給了淺間神社。
許諾唱得很安靜,沒有舞蹈動作,只是雙手捧住話筒,娓娓道來的樣子就像是真的在勸解某個人一樣。
「何不把悲哀感覺假設是來自你虛構,
試管里找不到它染污眼眸,
前塵硬化像石頭隨緣地拋下便逃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