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FT能還原那麼一點點的、安徒生的、十九世紀的丹麥。帶著水彩畫的浪漫色彩,但也在現實中有跡可循。如果有小夥伴哪天去了哥本哈根,請相信裡面大部分人地點是可以找到的。(冰島那段也是一樣。)
千國平原 (Land of Thousand Kingdoms):無數個王子與公主生活的地方。
這個場景其實比我想像中要描寫得少了很多很多。和那段的寫作時間多半有關,但結果就是只細寫了一個城堡(天啊,我真是在寫童話世界嗎?)
不過安徒生本來寫的城堡故事就沒那麼多。平原上都是大大小小的國家,由哥本哈根派出的一位國王、一位皇后再加上「沒影子國王」管理(事實上他們管理的是整個伊萬度阿)。
所以是的,這片土地很大,只可惜帶過了。
沼澤(The Marsh):妖精魔鬼聚集地,沼澤女人的酒廠。
沼澤在安徒生的心中估計有個特殊的位置,涉及它的故事總是更有力度一點。
大概是鹽沼,這個之前章末作說就提過。
北方大地 (The Northern Land):伊萬度阿盡頭的雪原。借鑑挪威/芬蘭/瑞典冬季的結合描寫。挪威在安徒生的年代也還是丹麥的附屬國。
雖然說現實中有對應的國家和風景可以參考,但這一段還是想像的成分更大。例如不凍河——童話世界唯一的全oc場景,斯奈爾鎮在我最初讀《冰姑娘》時就已經在腦海里浮現。冰罅是個很奇妙的存在,在我想像里十分清晰,凍結了的冰川,巨大,以最緩慢的速度挪動著。
現在想想看,FT真是把所有的北歐國家都寫完了。最開始腦洞的時候完全沒有刻意計劃。
柳樹林—死神溫室 (The Willow Forest—Death’s Greenhouse):不按正常季節走。
柳樹林是我一直非常期待寫的一個場景,因為它在安徒生原著中就足夠神幻。《鐘聲》從第一遍讀給我的感覺就是能讀著讀著繞暈到睡著,夢裡都是風聲和鐘聲,醒過來發現還是沒明白這個故事講了什麼。後來第二遍讀清晰很多,證明我當時可能真是讀睡著了才沒搞懂。
接近太陽島這段都讓我有種時間凝固的感覺。包括陽光烘暖了的林中村莊,因為死神溫室和太陽島的影響而永遠盛開的滿山谷的花。死神溫室本身給人的寫作壓力巨大,能寫出來我都謝天謝地,至於場景能不能重現只能留給大家判斷了。
天鵝海 (Sea of Swans):終點前的海洋。因為有詩篇,所以這裡不再多言。
太陽島—天國花園 (Island of Sun—Garden of Heaven):可以理解為塵世間的「天堂」。
太陽樹是解構起來最複雜的一個場景,花了我在飛機上整整兩個小時(又或是三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