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拉贊助
隨著兩村關係解凍。
兩個村的人,在海域交界處放網時,已經不會在互相對罵了,轉而說道:
「有空,要不要來我們村喝茶啊。」
「可以啊,改天去你們村。」
擔擔島碼頭的客船,生意也瞬間好了不少,原本一天只跑一趟,現在很多陳家村也跑到這邊來坐船。
船主當場決定,從今天起,一天來回跑兩趟。
事實上,自打兩村交惡後,雙方就很少交流。
雖然在同一個海島,但有些人活了三四十歲,從來就沒到隔壁村過。
陳家村的人到了下沙村這邊,見那麼多戶人家都在蓋新房,一臉的羨慕。
「你們村咋這麼有錢,那麼多人都在蓋新房子。」
下沙村的人回道:「也沒啥錢,以前也跟你們一樣,這些都是這兩年才賺到的。」
陳家村看著避風港里密密麻麻的漁船:「你們村的漁船,也太多了吧。」
「這些漁船,也是這些年才買的。」
陳家村的人忍不住嘆息了起來,他們是真沒想到,隔壁村的經濟已經發展地這麼好了。
而最讓陳家村好奇的,就是在碼頭這邊,遠遠就能看到【閩龍食品】四個大字。
「那個廠,是不是外面的人來投資的?」
「那個不是,是我們村主任李多魚搞的鰻魚養殖廠。」
「就是前些天,拿著大喇叭那個年輕人。」
「嗯,沒錯,就是他的。」
陳家村的人小聲說道:「搞那個廠要不少錢吧,你們村主任還這麼年輕,肯定貪了不少吧,你們怎麼還這麼支持他?」
聽到這話後,一個叫劉金元的年輕人嚴肅了起來,並說道:「這話你跟我講講就好了,別到處亂說,這些錢全都是我們村主任自己賺的。」
「不可能吧,他才幾歲啊,怎麼就賺那麼多錢的。」
「你們村的人,肯定沒好好看報紙吧,海帶養殖就是我們村主任帶頭的,還有那個吊養生蚝,也是他起的頭.
還有年初那個鮑魚投資的事,也是我們村主任幫忙從中協調的,不然你們村一毛錢估計都要不回來。」
「不會吧,鮑魚投資那個事,他也有幫忙,我們怎麼不知道。」
「你們村的那幫老頭,怎麼可能會讓你們知道。」
「按你這麼說,你們這個村主任也太厲害了吧。」
「可不是,要不是他的話,我們村現在也不能發展得這麼好。」
「真羨慕你們有個好村長啊。」
兩個村的村民,這些天都在進行友好的互動,甚至有人挑著一大堆乾貨,跑到陳家村去提親。
可李多魚這兩天非常的頭疼,因為兩村關係修復後,有很多的事情要忙。
兩村交惡那會,就分別搞了小學,可現在由於雙方師資力量都不夠。
陳家村那邊的理事會,希望把兩個村的小學整合整合。
還有陳家村那幫老頭很注重儀式,覺得兩村修復關係是天大的事情,必須要認真對待。
第三天,陳家村理事會那邊,就敲鑼打鼓送來了塊「睦鄰友善」的大牌匾。
按照規矩,這種牌匾是要互送的,陳家村送來一塊牌匾,下沙村這邊同樣也得還一塊回去。
而陳家村送來的那個牌匾,還是用楠木做的,估摸著一個牌匾就要上百元。
除了牌匾外,陳家村的那幫老頭,希望他們下沙村一起請戲班子來島上唱戲。
陳家村那邊唱半個月,下沙村這邊也唱半個月,一起沖沖這百年的晦氣。
而唱戲結束後,陳家村理事會的人,希望兩村搞一個正式的締結友好相鄰的活動,還要請攝影師來拍照。
看著陳家村提出的一項項要求,李多魚臉都黑了,本以為天后宮前,把那個符紙燒掉,就已經完事了。
沒想後續還有這麼多規矩,還要花這麼多的錢。
在這個年代,請戲班子來村里唱戲的話,一天最少的花費也要五十塊,半個月的話,那就是七百五啊。
再加上牌匾,各種花銷,少說也得花掉一千塊。
而下沙村村委的資金帳戶里,特麼現在就只剩下八十九塊錢,別說請戲班子了,連個牌匾都送不起,哪還有這麼多錢,搞這些亂七八糟的慶祝儀式。
然而碰到這種大事。
陳家村那種宗族理事會的優勢,立馬體現出來了。
宗族的理事會可以理直氣壯向村民要錢,他們哪怕每家每戶只出一塊錢,理事會也能收到一千多塊錢。
可下沙村不一樣。
會議室里,幾個村幹部聚在一起,臉色一個比一個難看,現在村委自己都揭不開鍋了,哪有錢搞這麼多花把式。
可陳家村那麼重視,兩村關係正在破冰,他們也不好意思潑冷水。
張金沙糾結了番:「要不,我先捐個一百塊,咱們先把牌匾做了,給他們先送過去。」
李多魚思考了番,搖了搖頭,覺得這種捐贈之風不能開,不然張金沙捐錢了,作為村裡的「首負」豈不是要捐更多的錢。
老子是來當村主任的,不是來當散財童子的。
且兩世為人的他,清楚的很,並不是你幫村里越多,村民就越感激你。
說不定還會適得其反,小恩小惠養貴人,大恩大惠養仇人,在農村這種地方特別的普遍。
記得,前世尚峰鎮這邊,就有個出國賺到大錢的老闆,回來免費幫村民蓋別墅。
原本打算每家每戶蓋一棟,可他低估了人性的貪婪,一些戶頭比較多的村民。
覺得別人戶口上兩三個人,就分到一棟別墅,他們戶口上八九個人同樣也只分到一棟別墅,不公平。
於是要求那位做慈善的富豪,按照人口,給他們蓋三棟別墅,搞到最後,那位富豪被氣到出國,甚至都不願再回老家一步。
而村民依舊對他不依不饒,背地裡,經常罵他,說他不講信用,別墅蓋一半就跑了。
而對李多魚來說,他也是有底線的,幫助村民可以有,但僅限於教他們賺錢的方法,不能直接給他們錢。
給少了,人家也不會特別感激你,給多了,自己不爽不說,說不定還真會害了村里人。
張金沙問道:
「那沒錢怎麼辦,陳家村的那幫老頭子對這件事還挺看重的,昨天還在問我們牌匾啥時候做好。」
李多魚也很頭疼,有種搬起石頭打自己的腳的感覺,他對著身為村會計的二哥問道:
「咱們村委還有可以賣的資產嗎?」
李耀國搖搖頭。